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這是詩人蘇軾描繪出初冬的蕭瑟景象。雖然初冬蕭瑟冷落,荷花皆枯,但菊花的枝幹仍然傲鬥霜雪......

呀呼…我把燙手的叉燒包由從手心拋起,我在街口轉角向小販買了個叉燒包,我把它為成兩份,慢慢感受這一份温暖。沿路走過來,我看見路兩旁的光禿禿的樹枝,枝上布上了一層透明的雪衣,看着也使人感到寒意,我把餘下的叉燒包一口吃掉,以消心中之寒。
我走到橋上,遠處是一片柳林,好像可以看到深綠色的柳樹,但卻被朦朧的白霧,給罩着,時隱時現,給人一種迷離的感覺,近處是棵只有枯枝的樹木,被寒霜包着,我不禁抻手輕輕的拍了枯枝一下。啪!一小節的枯枝斷了,想不到在寒天裏,本來強韌的支節都受不住寒風凍霜的洗禮,輕輕的一拍便斷了。是它的自身弱不禁風,還是環境的變化使它變得脆弱呢?
中午伴隋着溫暖的光輝,這一片的光芒,把這裏的寒氣都送走得差不多了吧,身旁的空氣開始變得暖和,空中白色的煙霧慢慢散去,空中浮現出一個熟識的太陽,眼前枯枝身上的霜雪也一點一滴地變成水點。我回頭一看,街上的人羣開始聚集起來,街上頓時熱鬧起來。
我在旁邊的一間茶樓品茗,我邊飲着溫暖的「鳳凰水仙」, 邊看着一片熱鬧的景象。方才還只是一片寂靜的街道,一到中午卻變得爭鬧起來。人們是軟弱的,害怕寂寞的景象,害怕環境會使他們變得脆弱,只會瑟縮在一角,等候着陽光的出現,替他們除去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