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推銷性廣告中,令讀者了解產品特點可以提高讀者的購買慾,而這份廣告中,手機的旁邊就印有手機的特點,此舉可使讀者更清楚了解產品特點,而且多以簡潔的文字及以消費者多使用的功能作描述,例如支持”同步更新「facebook」及「twitter」” 這有效地針對消費者的須要,以消費者為中心,從而提高讀者的購買慾。
在手機的下方,有「智強、智型、智IN智能手機 XPERIA X10 」的標語,此標語利用「智」代替「至」,這可以更加特出智能手機的智能強大,而且標語的三個形容詞: 智強、智型、智IN,結構相同,加上粗體字型,使讀者容易記住這台電話的優點,並引起他們的好奇:這台電話如何強、型、IN? 所以亦能吸引讀者的興趣。
除上述廣告的特點外,此廣告的其餘部份多具銷售策略性,如右下方有獨家付送的贈品,而正下側是以舊機加錢換新機的優惠,由於須要付的金額較單買平,所以亦能提高讀者的購買慾。
綜合來說第一編廣告雖然能有效提高讀者的購買慾及吸引讀者的興趣,但亦有其不足之處。廣告不夠簡明,例如下方的描述優惠字體太細太多,令讀者的讀起上來有困難。
在文字的下方有整個產品系列的縮圖,以並排方式印出,這可以使讀者對這一系列的手機有初步外觀上的印象。右方是產品的完整預覽,在屏幕上有手機的工作介面,令讀者對手機的運作有進一步了解。此外,有些手從手機中延伸出來,並做出不同的動作,這可以為廣告帶來動感,以吸引讀者的興趣。
本廣告中的系列名稱以特別的字型設計,這可以為廣告帶來新鲜感,同時亦顯得更有趣味性,進而引起讀者對該產品的好奇。
綜合來說第二編廣告內容較簡潔,亦具有動感及新鲜感,左邊文字字體太細太多,因此未必能吸引讀者詳閲的興趣。
比較兩編廣告,其實各有可取之處,但我應好第一編廣告卻較為好。首先, 第一編廣告對產品特點的描述較為完整,亦能以消費者為中心推銷功能特點,同時亦有更多吸引消費者的元素,例如贈品及優惠。此外,廣告亦善用雙關語,以特出產品優點,加上別具動感而誇張的立體圖片設計,不但為廣告增添趣味,亦能吸引讀者。
第二編廣告對產品特點的描述不夠完整,亦未能以消費者為中心推銷產品,而整體構圖亦見單調,未有太大變化,這是第二編廣告不及第一編廣告之處。相對地第二編廣告亦有利用誇張的圖像設計技巧,以增添動感及吸引讀者,這亦是此廣告的可取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